[ 更换 ]
佳木斯兼职信息网 - 全国专业的网络兼职信息网站 副业交流群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晋江5年来通过办好1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带动更多资金投向民生

为民办实事 事项 带动 投向

这份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

“帮扶救助政策,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日前,在安海镇桐林村,低保户许女士看着眼前正在施工中的房子激动地说。村主任黄红纱介绍,许女士一家因家庭贫困,无力修葺久居多年的危房。今年,许女士一家被列为2020年“四帮四扶”对象,他们的“安居梦”有望在年底实现。

这是晋江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每年向社会承诺并组织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是晋江市委、市政府长期坚持的做法。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顾近五年来,晋江办好了1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把更多财力投入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问题,书写了催人奋进、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晋江5年来通过办好1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带动更多资金投向民生

晋江市第七实验小学崇法校区9月投用,实实在在地提升群众获得感。记者_董严军摄

做优教育医疗服务

提升群众获得感

“新学校各方面都很不错,我们都很满意。”10月12日,家住龙湖嘉天下小区的黄女士高兴地向记者说。原来,今年9月,黄女士的孩子正式入读晋江市第七实验小学崇法校区。作为这所新办学校的首批学生家长,黄女士对学校的环境建设、师资学风赞不绝口:“老师对孩子很有耐心,学校的环境更不用说,有时自己都想重新上一回小学了。”

今年年初,来晋务工多年的黄女士一家正式搬入位于池店的龙湖嘉天下小区,成为一名“新晋江人”。回想起十多年前,孤身一人来晋江打拼,到如今事业红火、家庭和睦,黄女士高兴地说,来晋江最大的感受,就是获得感,“现在一家人都搬到晋江了,孩子也上了市直小学,这种幸福是实实在在的。”

记者了解到,今年秋季,晋江的幼儿园、小学、初中总共新增了8280个学位。越来越多像黄女士一样的“新晋江人”,在见证和参与晋江发展的同时,也共享了晋江发展的成果。其中,教育获得感尤为显著。

多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全局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每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规划、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力度。

“从2016年到2019年,晋江市财政教育支出超过113亿元。”晋江市教育局局长陈建生表示,五年来,晋江建成了泉州五中桥南校区等168个项目,新增优质学位60597个;同时,借助世中运契机,改造、新建了一批学校体育场馆,涉及16所学校20个场馆,赛事结束后,这些场馆将进一步满足师生的体育活动需求。

在加快实现教育从“有学上、有书念”到“上好学、念好书”的新目标征程中,晋江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上也马不停蹄。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自防控阻击战正式打响以来,晋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36部急救车和200多名专、兼职人员日夜坚守在一线,成为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疫情期间,急救总电话数、总事件数都翻了一番。”晋江市卫健局局长纪刚宏回忆,疫情来势汹汹,但急救人员以过硬的素质、先进的体系,用一趟趟安全、稳妥的转运,让患者接受最及时有效的治疗。

纪刚宏坦言,面对疫情,晋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能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得益于近两年晋江市120急救体系的加快建设和完善。

2018年,“完善120急救网络体系建设”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晋江投入2200万元建设独立的指挥调度系统。2019年3月18日,晋江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正式启用,这是继省急救中心、厦门市急救中心后,我省最先进的一套系统。目前,晋江已形成1个急救指挥中心、4个急救分中心、9个急救站的急救网络体系,成功实现“打造15分钟急救医疗圈”的目标。

完善公共配套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除了百姓关注度极高的教育和医疗,晋江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也体现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上。“小厕所”连着“大民生”。近年来,晋江市不断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公共厕所在建设标准、设施配套、环境打造等方面有了巨大提升。

10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晋江帝豪酒店后面的公厕。一入门,入口处的管理房里,一名阿姨热心地向记者示意:“这里是免费如厕,可以直接进。”进入公厕内,没有难闻的异味,整洁如新的卫生间地板上鲜少水渍。

“现在行人逛街,不用担心找不到公厕,而且经过改造后的公厕比以前干净了许多。”阳光社区居民庄先生表示,改造前,这里的环境又脏又乱,厕所散发出的味道常常让人捏着鼻子快步走过;如今,公厕环境变干净了,难闻的味道也没有了,还有专人负责管理。

2018年以来,晋江市大力推动“厕所革命”,从细微之处提升城市品质。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公厕分布在城区的街角巷陌,居民的“方便”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晋江市已有三类及以上水冲厕1100多座,每个行政村至少都有一个水冲厕。其中,中心市区有水冲厕200多座,基本实现步行10~15分钟有一座公厕。

“今年拟新(改)建城乡公厕140座,目前已完成84座,预计年底全部完成。”晋江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是“厕所革命”三年行动验收总结阶段,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使用,今年还将把所有城乡公厕位置信息录入到高德地图,提高公厕导航的精度。

今年3月,深沪镇区首条微循环公交线路Z7路正式开通,这让深沪镇的百姓高兴不已。家住深沪后山社区的蔡女士告诉记者,此前,公交对于深沪人来说,只是一个方便跨镇区的交通工具,“一般只停靠深沪镇内几个主要停靠站。大多数时间,我们要去镇里一些较远的区域,挺不方便的。”

随着Z7路公交的开通,蔡女士出门方便了许多。“Z7路从我家门口经过,每隔25分钟就有一班。”蔡女士笑着说,如今只要2块钱,想到哪就到哪。

发展公共交通一直是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2016年至2019年,晋江不仅购置了100部新公交车辆、投放200部新能源公交、新建了60个公交停靠站,同时也实现了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乘车、手机扫码支付、车载LCD线路表等多项便民举措。

晋江市公交公司总经理郑昭明表示,今年晋江“为民办实事”项目继续在公共出行领域发力,计划开通2条市区“社区公交”线路和3条镇区微循环公交线路,投放100部纯电动公交车。截至9月,磁灶、东石、深沪三个镇已开通镇区微循环公交。目前正全力准备开通中心城区社区微循环公交,争取12月开通线路。

精准帮扶特定群体

兜稳兜牢民生底线

“这两天,施工师傅就会来倒板,随后就进入砌砖环节了。”日前,安海镇桐林村低保户许女士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按照这个进度,年底他们就能顺利搬入新房了。

由于家庭贫困,许女士一家常年居住在一幢一层石头危房里。得知此情况后,晋江市政府将其纳入“四帮四扶”帮安居兜底对象名单,由政府及热心企业兜底帮扶翻建1层危房建筑,并帮扶进行室内装修。

“感谢政府、热心企业对我们一家人的关心和帮助。”许女士表示,虽然家里条件困难,但好在两个孩子很懂事;如今又有政府帮扶改善住房条件,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

“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丢一人。”这是晋江给出的承诺。近年来,晋江市组织实施以帮就业、帮就医、帮就学、帮安居和扶贫困、扶老幼、扶伤残、扶志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帮四扶”工程,重点帮助低保户、相对贫困帮扶对象和低保边缘户解决生活困难。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晋江特困家庭“四帮四扶”工程总投入资金9900.56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267.498万元,社会爱心资金1633.066万元,帮助1115户重点帮扶家庭脱贫解困。“虽然受众群体不多,却将有限的力量帮扶了最困难的群众,也温暖了广大市民的心,传递了慈善晋江的爱心。”晋江市民政局副局长施建生说。

无独有偶。日前,龙湖镇埔头村的小蔡收到了一笔来自晋江市残联的助学补助金2500元,这已经是小蔡连续第4年收到助学补助金了。

记者了解到,小蔡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属于重残一户多残对象,家庭经济困难。2016年,小蔡考上大学,他的姑妈帮他申请了晋江市残联助学工程补助金。从大一开始,小蔡每年都能领到2500元助学补助金,为在外求学的他减轻了不少负担。

晋江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已连续11年将扶残助残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升“救急难”能力,在兜牢民生底线上始终不抛弃、不放弃。

“今年,原计划投入50万元扶持400名困难残疾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现在已经超额完成了!”晋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助学工程是残联的一项重要工作,已经连续两年纳入晋江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初以来,已完成460名受助对象助学金发放,共计59.3万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记者_李玲玲)

来源:晋江经济报

相关内容

佳木斯市纪委监委关于征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部署,着眼解决当前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佳木斯市纪委监委决定,面向···

【法治公安建设年】反诈宣传“赶大集”,防范电诈“接地气”~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反诈骗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按照上级部门关于“护秋保收”工作的部署要求,10月15日,郊区公安分局在辖区集中开展反诈宣传进乡村活动。活动中,民警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发放宣传单以及宣传车循环播放反···

【法治公安建设年】警企联动促宣传,共筑反诈防火墙~

6月27日,同江市公安局联合同江农行深入八岔赫哲族乡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赫哲族群众的反诈防骗意识,牢牢守住辖区百姓的“钱袋子”。活动中,反诈中心民警针对农村易发生的兼职刷单、购物退款、冒充公检法等电信网络诈···

佳木斯市公安局向阳公安分局积极推行“1234”群防群治新模式

黑龙江网讯( 曹地丽 记者 石岩松)近日,佳木斯市公安局向阳公安分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松林派出所为试点大力推行“1234”群防群治新模式,持续擦亮“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名片,为“平安佳木斯”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层基础。一卡联···

佳木斯聚焦“急难愁盼”问题 服务百姓千万家

来源:东北网东北网8月18日讯(记者霍枭涵)佳木斯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深入177个社区、8529个网格、56万家住户,深入开展“访百社、走千格、进万户”活动。佳木斯市将市、县、街、社和相关部门五级责任定位到点、定责到···

“法治佳木斯”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

由建设法治佳木斯工作委员会、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委政法委和市法学会主办,佳木斯日报社承办的“法治佳木斯”官方微信公众信息平台于4月19日正式上线运行。“法治佳木斯”是市委法治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市委政法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学研究···

刷单返佣金?一女子差点被骗10万元

近日佳木斯市公安局向阳分局反电诈中心接到一名群众报警称自己的女儿在家准备从事刷单兼职反复劝阻无用需要请求民警的帮助2022年1月11日佳木斯一女子玩手机时刷到一条“兼职”广告视频:在家一部手机就可以拿月薪4000--6000元。女子很心动,···

佳木斯全域网格化管理助力市域社会治理

□ 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 本报记者 崔东凯 张冲为应对疫情,2020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开始全域网格化建设,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网格化领导小组,将党建、政务服务、综治、民生、应急等各项职能融入五级网格。自全域实施网格化管理···

“小网格”彰显“大作为”佳木斯市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黑龙江日报采访“网格”的话题,是从佳木斯市目前全面启动推进的网格化管理开始的。把加强社区(村)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该市在探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践中赋予“网格”二字的新内涵。佳木斯市委书记杨博认为,···

【践行“枫桥经验”】佳木斯市:完善“信访 网格”治理模式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近年来,佳木斯市坚持党建引领,将“枫桥经验”与佳木斯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相融合,不断探索完善“信访+网格”治理模式,推动实现信访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全面提升了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一、打造“信访+网格”运行体系。坚持市级信访部门统筹推进,县···

佳木斯日报读者俱乐部招贤纳士 招聘兼职群主 服务广大读者

你想丰富业余生活吗?你想负起社会责任吗?你想尽点社会义务吗?你想奉献聪明才智吗?佳木斯日报读者俱乐部为你搭建一个奉献爱心、实现梦想的平台。让你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背后,找到一个更加坚强和自信的自己!佳木斯日报读者俱乐部隶属于佳木斯日报社,···